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hfshuwu.com

第167章(2 / 2)

居民都已迁居到了别处,那里现在已建起了扬州城最华贵的酒楼。

夏绫轻轻噢了一声,还是往那座酒楼走去。此处楼高三层,云幔招展,早已找不出当年街巷半分痕迹。

她立于熙攘人群中间,寂然遥望着高阁之上粲然飘舞的旌幡,忽觉自己已不认识了扬州故地,而扬州同样也已不认识了她。

夏绫围着高楼走了一圈,最后在偏僻无人处,默默跪下,向从前安平巷所在的方向磕了三个头。

她已不记得父亲的坟茔葬在何处,只能用这种方式,尽一尽作为女儿的孝心。

夏绫本以为自己会在扬州流连许久,可不过一个日暮,她便如路过此前所有的城镇那样,只想做个来去匆匆的过客。

继续一路向南。

就这样在路上走走停停了两月有余,在九月初,夏绫终于到达了福建,大燕的东南沿海,傅薇的家乡。

傅薇出生的地方,在泉州府治下的一个小渔村,这里背山面海,支离破碎的海岸线造就了岛屿万千,星罗棋布般散落于粼粼海面之上。

在这山海交融之间,陆地与海洋环抱出了一处天然良港,便是这座小村落岁岁年年赖以生存的基业。

数十年前,有伙倭贼正是在这里登陆,在村子里烧杀抢掠,将尖刀刺向手无寸铁的百姓。那场浩劫之后,村子里精壮劳力几乎被屠戮殆尽,只剩下风烛残年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女孩子。

而随着时间的更迭,或是流离失所的故人,或是迁居到此的新民,又重新用双手在这湾海港周围耕耘,定安居,享乐业。多年前的伤口逐渐愈合,这里再一次布满了人们勤恳坚毅的足迹,生生不息。

当夏绫坐在车头,赶着马匹出现在村口时,这只脸孔陌生的奇怪队伍,很快被村民投来了疑惑的目光。这渔村不大,村民大多都相互熟识,也很少有什么客人来访。乍一出现这样“浩荡”的一群人,还有一辆被黑纱遮盖的灵车,怎能不引人注目。

一同前来的还有上县的县令。因在大燕的官职律法中,有权力不下县一说,即最基层的官员便是县令,而在村庄里多以里长为话事人。汪千户已事先同此地的县令垫了话,县令知这些锦衣卫皆是京城来的上差,要办的事自是也干系重大,无有不力行方便之处。

村里的里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因读过些书,又有一身精湛的修船手艺活,在村里很有威望。听闻县令到来,里长急忙到村口来迎接,将一行人请到自己的家中小坐。

里长的夫人奉了清茶上来,几人稍事寒暄,待县令对里长说明了来意,对方却有些犯了难。

“大人您是知道的,我们沿海的这些渔民,世代皆是以氏族论血脉。可如今要安葬这样一具孤零零的棺椁,怕是难找到合适的地方呐。”

县令生怕在锦衣卫前办不好差事,不由得有些着了急:“你只管选一块风水俱佳的宝地,其余的文牒耗用,本官自会一并打理好,又何难之有?”

“非也,非也。”里长摸了摸胡子,眼中尽是通达世事的精干。

“大人若下了命令,在下自是无不遵守的道理。只是小人方才说过,我们这些平头百姓,以氏族姻亲维系着日子,多少年了都是如此。那这位‘故友’若要入土为安,该入在哪个宗族的祖坟里?抑或是单辟出一方坟地,可若无人祭扫,不出几年封土便会被掩埋在杂草里,那这长眠之人,不也就成孤魂野鬼了么。”

里长顿了一顿,复又向县令拱手道:“敢问大人,可否透露一二这棺中之人的姓氏身份?若有同姓的氏族,或许可当做旁系亲故入了祖坟,此后能时时有后人看顾祭扫,也算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了。”

此言毕,县令没做声的看了看锦衣卫,而锦衣卫又都看向了夏绫。

往根上说,移坟这件事从一开始,就不是件能大张旗鼓办的事。到了地方上,锦衣卫和县令也只是心照不宣,知道要办的是个什么事,但具体到要葬的这个人是谁,双方皆十分谨慎,缄口不言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