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高中文凭差不多。
想要找个城里的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,人家首先要求就是城镇户口。
林素娥来自后世。
明白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含金量,自然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考大学。
就算以后要自主创业,在未来几十年,大学生这个身份,天然会让人高看一眼。
再说了。
他们也不是非得当大老板,赚钱有她在呢,重活一世,还能苦着孩子不成?
闻言。
赵春兰惊住了。
“我去读书?”
“我年纪都这么大了……”
林素娥不以为意:“这有什么?咱们村里以前那些知青30几岁了还参加高考呢~”
“这哪儿一样?”
赵春兰反驳:“我连高中都没上,得从高一读起,学校哪里会有我年纪这么大的高中生。”
这倒是没错。
不过,林素娥不以为意:“学校又没有规定22岁不能读高中,你要是想重新上学,妈给你报名。”
闻言,赵春兰默了。
读书?
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还能有读书的机会。
结婚以后,她才意识到以前读书上学的时光是多么美好。
不过……
赵春兰最后还是摇了摇头:“妈,我还是不去上学了。”
“我本来对读书就不感兴趣。”
“比起读书,我更想陪着盼娣,还有跟妈你学做饭。”
闻言。
林素娥没有勉强:“好吧。”
春兰从小就没有学习天赋,怎么学成绩就是一般,因此也不喜欢学习。
她己经成年,能够自己做决定,既然她不想读书,林素娥也不会逼她。
重活一时,她也悟出了一个道理:对于孩子们的人生,她可以提出建议,但不能替他们做决定。
正好。
赵凤兰也洗完了碗回屋。
她看向她:“凤兰,你二哥说学校组织了开学摸底考试,你们初中部组织没有?”